煤制乙二醇工程放大应二次攻关

两性 2023-07-20 11:21

一面是技术开发和项目投资一派红火,另一面是无一家工厂进入商业化运营。针对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专家提出

煤制乙二醇眼下正在遭遇成长的烦恼。国内煤制乙二醇示范项目因在工程放大中出现问题不能如期达产,一些企业由此对煤制乙二醇技术的可行性心存疑虑。日前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煤制乙二醇技术经济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认为,新兴技术在产业化进程中遇到问题十分正常,当前最重要的是以科学态度冷静面对。发展煤制乙二醇切忌盲目跟风,工程放大务求稳妥,对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和催化剂问题,必须持续创新实施二次攻关。

作为现代煤化工的重点方向之一,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为改变乙二醇生产单一的石化路线%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内掀起了一股煤制乙二醇的开发投资热。拟建的煤制乙二醇项目超过20个,总产能近500万吨。

20万吨级项目,采用华东理工大学技术的安徽淮安与上海浦景合作的千吨级中试项目,利用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CO气相催化偶联加氢技术的山东万吨级中试项目,采用华谊集团上海焦化自主技术的1500吨级中试项目,首个利用工艺尾气制乙二醇的山东华鲁恒生5万吨级项目,采用日本宇部技术、高化学与东华工程科技参与的浙江台州1500吨中试项目等。除了通辽金煤列入国家工业示范项目外,其他项目多为采用自主技术的中试装置,其背后都有20万吨、30万吨、40万吨产能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

10万吨级、20万吨级,其工艺、工程,尤其是催化剂均有可能遇到新的问题。如通辽金煤20万吨项目自2009年12月打通流程产出合格产品后,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调整、整改的试生产阶段。去年产能只达到50%,今年有望提高到70%。

工程放大必须慎之又慎,对创新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持续创新进行攻关。从事煤制乙二醇科研工作20年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马新宾向记者谈了他的体会。目前许多企业迫切需要乙二醇技术,但作为科研工作者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持稳妥、可靠第一,对小试、中试中的数据反复计算,遇到问题就要再做试验,最后再与先进的工程设计单位合作,开发最好、最适用的工艺软件包交付用户。

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已将20万吨以上规模合成气制乙二醇作为鼓励类石化化工项目。这是重要的发展原则,但决不能因此一哄而上。对当前国内热钱涌入出现煤制乙二醇投资过热问题,亚化咨询公司总经理夏磊表示,国内煤制乙二醇的规模化发展尚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现在一些企业的付出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避免浮躁和急于求成。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但每个技术都有一定局限性。两位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国内乙二醇技术合作平台。凡今后新上项目,最好由政府部门牵头,请权威专家进行评定,以促进项目取长补短,至善至臻。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技术开发的多方互补共赢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只有通过投资方、技术方和设计单位等的多赢合作,才能最大程度规避风险,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