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口诀(老祖宗留下的种菜口诀)

养生 2023-07-21 12:40

老话说庄稼活,不要问,除了功夫就是肥,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贡献率高达60%以上。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肥料的施用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不仅导致肥料浪费严重,而且还污染了环境。

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科学的施肥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今天我就向大家分享不同肥料的科学施用方法,非常实用。

种菜不会施肥?牢记6大口诀,养分利用率翻倍

一、农家肥要腐熟

农家肥施用前要充分腐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未腐熟的农家肥含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直接施入土壤很容易引发病虫害;其次,未腐熟的农家肥营养物质多呈有机态,作物不能直接吸收,而腐熟的农家肥营养物质得以释放,更加有利于作物吸收;最后,未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土壤后会继续发酵,发酵时产生的热量容易引起植株烧根,因此农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俗话说猪粪肥,羊粪壮,牛粪跟着逛,猪粪和羊粪的有机质含量都很高,且能改良土壤,非常适合用来种植农作物,而牛粪的有机质含量低,且属于冷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肥效会比较迟,不适合用来种植生长周期比较短的作物。

俗话说鸡粪是个大恶鬼,鸡粪的有机质含量高达26%,营养极其丰富,但是鸡粪热量非常高,一旦未腐熟非常容易引起烧根;此外,未腐熟的鸡粪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未腐熟的鸡粪会导致土壤地下害虫加重。在发酵鸡粪时,我们可以添加有机肥腐熟剂,这样可以让鸡粪10~15天内充分腐熟。

草木灰也是很常用的有机肥,草木灰呈碱性,不宜和人粪尿混合施用,人粪尿呈酸性,两者混合施用会导致氮素挥发。

二、尿素要深施、早施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我们日常施用量最大的肥料。但是我国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仅仅在30%左右,可以说绝大多数养分都白白浪费了。

很多人为了图方便,在施尿素时喜欢把它直接撒在土表,这种施肥方式是严重错误的。尿素是有机态氮肥,作物的根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而需要在土壤中脲酶的水解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而碳酸铵和碳酸铵对高温或者阳光都不稳定,氮素容易转化成氨而挥发,因此尿素应深施覆土。此外,尿素不能被土壤吸附,容易随着雨水流失,这也是尿素不要表施的一个重要原因。

尿素转化成碳酸铵或者碳酸铵一般需要4~7天,土壤温度越高,完全转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反之土壤温度越低,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尿素应在作物需肥期前提前施用。

三、不能偏施氮肥

很多人在施肥时会偏施氮肥,但是氮肥施用过多容易导致植株徒长,像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红薯、丝瓜等一旦偏施氮肥,植株的生殖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产量就会严重降低。

其次,偏施氮肥容易导致茎叶过于柔嫩,植株不仅容易患病虫害,而且还容易倒伏。

四、磷肥要集中条施和穴施

磷肥是一种大量元素肥料,磷能促进幼苗根系的发育,能促进谷类分蘖和籽粒饱满,能促进开花结果,能增加果实的甜度。植株缺磷时下部叶片容易变成紫红色,作物的果实小、谷物的籽粒不饱满。

磷在土壤中移动缓慢,宜作基肥施用(作物在苗期吸收磷的速度最快),且在施肥时要尽量增加与作物根系接触的机会,最好集中条施或者穴施,这样可以减少被土壤的固定。

五、钾肥促进果实膨大,能给果实增色

钾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与光合产物的运输,非常有利于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积累,因此钾肥可以促进薯块的膨大和果实的膨大;其次,钾肥是一种品质肥料,其可以改善果类的形状、大小、色泽和风味,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性;此外,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给作物施钾肥后,其抗倒伏能力、抗病虫害能力、抗寒能力、抗旱能力以及抗盐碱能力都会提高。

钾肥可以作底肥或者追肥施用,像薯块的膨大期、果实的膨大期、谷物灌浆乳熟期都是需钾的高峰期,此时追施钾肥增产效果显著。

特别注意:在给芋头、马铃薯、红薯追施钾肥时,忌施氯化钾,氯离子会抑制淀粉的合成和运输,施氯化钾会降低芋头、马铃薯、红薯的口感。

六、叶面肥忌中午太阳强烈时喷施

叶面肥吸收快、作用强、用量省,可以快速为植株补充养分,可以有效地缓解脱肥的现象。在喷施叶面肥时忌在太阳光线强烈时进行,阳光强烈时喷施液会在叶面上迅速干燥,会影响吸收效果,因此叶面肥宜在阴天或者蒸发量小的晴天早晚进行喷施,这样可以提高肥效。

注意:叶面肥在喷施时一定要控制好浓度,以免发生肥害,像尿素的喷施浓度为0.5%(稀释200倍);磷酸二氢钾的喷施浓度为0.2%~0.3%(稀释400倍)。

补充:微生物菌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其能活化养分、能改良土壤、能抑制病菌繁殖,具有很好的增产增质作用。但是微生物菌肥在施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有益微生物),不要表施,在施用时也不要和杀菌剂混合施用,最好搭配有机肥一起施用,施肥后覆土,这样能充分发挥有益微生物的功效。

总结,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施肥有学问,牢记以上六大口诀,养分利用率翻倍。

如果你对种植感兴趣,欢迎关注!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