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是什么(史纲全名是什么)

文史 2023-08-12 13:30

文|程小亦

当丛书出齐之日,我觉得我对我的民族和对我的朋友,已尽了我最大的责任和献出我最大的感恩。

近日,有幸读到柏杨先生的大作《中国人史纲》,从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亲笔作序得知,柏杨先生经历过的那么多磨难,却依然能在那么艰辛的条件下书写自己所爱的文字,经历了几番折腾,最终成功出版。

在柏杨诞辰100周年之际,这套书再次出版,不仅是对柏杨先生的缅怀,也是对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再次梳理,走进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中国人史纲》从盘古开天辟的的神话时代讲起,至20世纪初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为终,以100年(一个世纪)为纪年单位,是一部囊括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大历史。

在历史的循环往复中,中国走过了五千年,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不屈不挠,正如柏杨所言:

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水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倒。但在浪潮退去后,昂然地仍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永不沉没。

柏杨(1920—2008),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留下历史、小说、杂文、通鉴等多部著述,一生主张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用浓烈的笔触书写对中国人的爱之深,责之切。

代表作:《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柏杨版资治通鉴》。

柏杨在书中表露的对人性的关切、对苦难的同情,让《中国人史纲》在一众中国通史读物中独树一帜,成为经典。本文将通过柏杨先生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古今中国之对比,再次展现属于我们拥有中国力量的黄金时代。

一、柏杨因译《大力水手》,开启数十年坎坷的牢狱写作经历

柏杨,初名郭定生,后更名为郭立邦、郭衣洞,笔名柏杨,曾用笔名邓克保。

1967年夏,中国台湾。一家名叫《中华日报》的报社买下来了著名的美国动漫《大力水手》的连载权,当时《中华日报》妇女版的主编女诗人艾玫(原名倪明华)负责把大力水手的故事从英文翻译为中文。

艾玫工作繁忙,于是把翻译工作交给了他的丈夫柏杨。而这份翻译工作对柏杨来说也是信手拈来。

次年,在《中华日报》刊登的大力水手故事因为一句话影响了柏杨的一生。

大力水手漫画中,原文是大力水手和他的儿子因为海难流落荒岛,父子二人于是开展竞选总统演说,在开头有一句话英文是:Fellows……意思是朋友们、伙伴们。

而柏杨直接把这句英文翻译成了当时极为流行的蒋氏父子的开场白:全***民同胞们……

最终导致柏杨抓捕入狱,而《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九年二十六天的监狱生涯中写下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台湾日渐开放,柏杨曾带领大家参观囚禁他的绿岛,这座绿岛四面环海,形成一座无人岛。

柏杨夫人曾在序言中讲到:我倚窗而立,感受到一股炙热、透着腥膻海风的味道,我禁不住流下泪来。

相隔数年,当柏杨再次踏入关押自己的牢房时却是以一种庄严的带笑容的姿态向朋友介绍,墙上沾满了蚊子血,没有装水龙头的出水口就安装在地板上,下面就是他们便溺的出口,同时也是取水的出口。

柏杨先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中国人史纲》,而这部书是怎么带出监狱的呢,后来张香华在整理书房时发现,纸张大小不一,有些写在笔记本上面,有些写在白报纸上面。

这都是不同的难友帮我誊写的,他们中大致都是高学历,有学文史甚至学医的,因为是***,思想犯,很少有贩夫走卒之类的。当时我顾虑这些书稿不一定能带得出云,所以分别托付给不同的人同时分组抄录,只要有人获释,能带出云,就有希望出版。

清洗陶瓷餐具:刚买回的陶瓷餐具,用4%的食醋水浸泡煮沸,可去除大部分有毒物质。

在牢狱之际,他的第四任妻子倪明华被迫提出了离婚,柏杨以其忘我的战斗力将历代帝王将相、年号礼教、朝代正朔全部梳理了一遍。

最终,这套书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出版,一经上市销量相当好,到如今已经翻印数版。

柏杨在苦难面前仍然能够书写心中的大义,就像他一直所倡导的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这套书里集合了多妻制度下的中国宫廷生活,帝王将相家的黑暗制度以及冤狱与酷刑,华夏人权所受到的蹂躏,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

柏杨抨击的这种惨与人道、吃人、丑陋被美化的封建制度,他希望华夏人的传统价值能够建立在一个文明有序、民主和平的黄金时代。

二、批判奴隶时代下的中国

鲁迅先生曾说过:

忌食鲜黄花菜!因为鲜黄花菜内含秋水仙碱有毒物质,食用后会导致恶心、腹泻等。而加工后的干黄花菜已将秋水仙碱溶出,食用则不会中毒。

中国历史上分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而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正是批判奴隶时代下的帝王将相。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

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

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

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柏杨和鲁迅都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

比如:

柏杨先生在书中批判了汉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至此结束了一个思想自由的统治时期,从而进入了长达两千年的酱缸文化时代。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史上唯一正统的思想,从皇帝到百姓都秉承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态度,该朝代崇尚文化至尊,不重视国家武力,因此这个朝代几乎一直都备受外敌侵略。年号问题,唐王朝第三任皇帝李治,他在位只有三十六年,却改了十次年号。528年,北魏王朝就一口气改了三次。第一次改元的诏书刚出大门,就第二次改元,第二次改元的诏书刚出大门,接着就第三次改元,使当时的国人不胜其烦。

在广大辽阔的中国领域之内,中华字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虽然长久分裂,都一直有一种心理状态,认为分裂是暂时的,终必统一,所以国与国合并之后,人际之间,马上水乳交融。

我们是以世纪为单元叙述是强调中国之永远存在,不受任何王朝的影响,唐亡,不是中国亡只是唐王朝和唐政府的覆灭。清亡,也不是中国亡,也只是清王朝和清政府的覆灭,中国固屹立如故。

三、开创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柏杨无意对帝王将相进行虚伪的歌颂,他舍弃所有无谓的帝号、谥号、尊号,把他们拉下神坛,直呼其名,视为普通的中国人去评判。同时,柏杨也把目光聚焦于被历史淹没的普通中国人,他同情劳苦大众、蔑视权贵军阀,以人性和人权作为唯一的立足点。

因此,《中国人史纲》是一部有态度、有人情味的中国通史。

我们能从《中国人史纲》中了解到五次影响中国国运的重大转折:

三次大黄金时代(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李世民时期的盛世大唐,入关的满洲人建立的大清王朝)

大分裂时代(大混战的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

大黑暗时代(高度集权、闭关锁国、钳制思想的明朝)

正是这五次重大转折,奠定了中国的疆域、文化、价值观、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国际地位。

而通过柏杨的笔触对中国历史进行回顾时,我们也能发现,历史在不断重演,几千年来中国也总是在吃同一种教训: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的四五十年,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

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

夫人张香华女士曾说,

柏杨因为写作《中国人史纲》,踏出了人生另一个拐点,我在一旁观察柏杨一生的追求,好像看他一个出发比人家晚,却终于达成追日目标的夸父。

柏杨先生的这套《中国人史纲》不仅从人性史观聚焦被历史淹没的普通中国人,讴歌人性,尊重人权。

还从人民视角出发,大篇幅描写人民群众创造的成果(唐诗、元曲、《红楼梦》等),展示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

在本书中还列出来了, 公元纪年,方便理清历史时间线,不用为繁琐的年号苦恼。

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亲笔作序,古代史专家权威审校,刘瑜、雷颐、白岩松、倪匡、钱理 群鼎力推荐。

如果你也喜欢柏杨批判版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欢迎点击下方购物。

去西红柿的外皮,可以用叉子或筷子插住西红柿的下部,用煤气小火稍微烤一下,外皮就会自动裂开来。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