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教育中心

教育 2023-10-10 16:55

1月11日,南国早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自全区开展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专项工作以来,广西已查处60起涉及无照经营、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案件60起,罚没款约40万元。

2021年8月18日,桂林市灌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县清华大学暑假英(数)培训班进行检查,发现该培训班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从事校外教育培训活动,涉嫌构成无照经营。

同时,该培训班向培训学员收费,没有明码标价上墙公示培训收费标准,违反了我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涉嫌构成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还发现,该培训班在三合元广告上发布的招生广告中,使用了清华大学字号,但未经清华大学授权,违反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涉嫌傍名牌。

(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1〕8号)精神,受理举报以下内容:

1.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考试教育中心考试教育中心。

2.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4.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5.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6.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二)根据《自治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集中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桂双减办〔2021〕1号)精神,受理举报以下内容:

1.依法经营方面。 证照不全(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登记证)的学科类培训机构。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教育咨询机构、家教服务机构、托管机构、文化传播机构等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学科类培训。 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黑培训机构、黑培训班。 学科类培训机构偷逃税。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组织机构、办学章程、相关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收费和退费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

2.办学场地方面。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地建筑安全、消防、安防、卫生、饮食、用电等存在安全隐患。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未经规划建设审批擅自改变既有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质,以及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质后办学场地不符合建筑、结构、消防、环保等技术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考试教育中心。 培训机构实际办学场地建筑总面积、生均面积不达标,以及教学用房和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培训活动需求的。

3.人员管理方面。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招用有犯罪记录、身体健康条件不达标等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从事校外培训管理和教学工作考试教育中心、聘用不具有相应的人员从事学科知识培训、聘用中小学校在职教师、违规聘用外籍教师、未与所聘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等。 培训机构专职教师比例,少于教师总数1/3的。

4.规范办学情况。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规教学问题,包括: 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学科类培训;未建立培训对象档案制度或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选用违反国家、自治区规定的教材;使用境外教材和境外课程;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结束时间晚于20:30; 超前超标超纲教学; 布置作业等。

5.诚信经营方面。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按规定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不按规定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退费办法以及投诉举报电线个课时;发布与实际不符的虚假招生简章;发布虚假或夸大机构和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违法违规广告;招生简章、广告未按规定向教育部门报备。

6.疫情防控方面考试教育中心。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未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机构未按要求对师生员工健康状况、行程去向、病例接触史等进行排查、监测,未对出入人员进行测温检查和健康码检查,未定期对办学场所进行保洁和消毒,未保持办学场所通风清洁。

南宁一教培机构被发5万2021年6月,在开展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中,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发现,南宁教育信息咨询中心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在自有经营场地内办设食堂,为内部员工和多名学龄前儿童提供餐饮服务。

经查,该中心营业期间,采购食品未按要求保留所有食品原料的相关凭证,仅留存了部分食品原料进货单据材料。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中心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从事餐饮服务的行为,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对其罚款5万元。

柳州一教培机构被查2021年7月30日,在开展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中,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发现,柳州市校外培训学校在公示宣传栏张贴着培训学校简介、海报等内容:

在读学生2000余人,教学面积3000余平方米,连续多年荣获柳州市教育局优秀办学单位称号拥有200余名教学研发人员,50%以上毕业于北大清华,60%以上为研究生学历,100%毕业于985、211高校,且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毕业学员86%升入理想的市重点,98.2%进入市、区重点中学

执法人员继续调查发现,在该培训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也有中国南部专业教育培训机构,是柳州市规模最大,硬件设施最先进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内容。

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培训学校不能提供资料证明相关宣称内容的真实性,涉嫌实施虚假商业宣传,违反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于2021年8月3日进行立案调查。

钦州一教培机构被罚2021年7月16日,钦州市钦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钦州某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发现,该培训机构的自然游学营礼遇暑假 快乐礼包等宣传牌上面有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培训机构所有等字样。

钦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培训机构以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某培训机构所有来规定当事人单方享有宣传单内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违反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其罚款3000元。

崇左一教培机构被罚2021年7月30日,崇左市江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崇左某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培训机构的光荣榜、宣传栏等上面有初中部 农源 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小学部 张玲 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谢翔 IMC国际数学竞赛一等奖陆蓉 全国数学竞赛广西区一等奖等内容。

经执法人员要求,该培训机构现场未能提供获奖证明材料,江州区市场监管部门于2021年8月2日对其立案调查。

经查实,该培训机构委托某广告公司分别制作了宣传广告单和光荣榜宣传板报,主要内容是其所培训的21名学生的姓名以及他们所获得的各类竞赛获奖奖项、等次,以证明在教学培训中的教学成效。

江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培训机构利用其所培训的学生的名义,以及他们所获得的各类竞赛的获奖奖项及等次以证明其公司的教育成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构成了利用受益者的名义作证明的违法行为,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消除影响,并作出罚款550元(广告费用的2倍)的行政处罚。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